青山寺现场也有人给出了一些新调查出来的结果。
“连队,后院他们住的地方没什么特别的, 我重点关注了那个大和尚和住持的, 大和尚的房间里要东西特别乱, 床上也没整理, 但和他完全相反, 住持的房间非常整洁, 一丝不苟……”
报告的这人也有点觉得对比太大了, 他们进房间后都被简洁有序的房间惊到了。
再怎么整洁也会有乱的地方,但这个年轻住持的房间是真的很干净, 东西不多摆的非常好,一眼看过去就会产生主人良好的习惯。
“什么都没有现?”连亦反问。
那人回答:“没有, 寺庙里面没什么特殊的东西, 整个就是那个地窖最让人怀疑的,而且由于山下人不经常上来, 所以这地窖怎么挖的都不清楚。”
青山寺几乎是独自在青山上,周围的人家对于这座山非常熟悉,所以也不怎么上山, 上山也没没什么事,野味又少,爬山还费事。
所以对于青山寺里的人的印象, 大多数人都停留在庙会时和偶尔来上香见到的温和样子,如果不是知道在后院后面现了人,恐怕没人会相信是他们做出来的。
“他们说,那个大和尚偶尔会下山买一些东西, 我去问过附近的店了,记录显示在一年前老住持带他们买的一些工具,说是要挖井,他们还劝他们找人打井,没被采纳。不过估计是自己打井太累,后来大和尚下山找的打井队。”
也就是说,打井这件事老住持和整个青山寺都知道。
那地窖这件事呢?
连亦正好站在审讯室外,看着里面有些躁动的人,心下对于待会的询问也有了数。
几个和尚也是第一次被关在这里,沉闷的气氛,还有从来没见过的一些东西都让他们心里非常凌乱,打乱了自己的思路。
他们都是习惯了在寺庙里待着,游客上山对他们也是尊敬有礼,不说非常受人爱戴,起码是在别人眼里非常厉害的,现在却被关在这样一个地方。
连亦推开门坐在边上,范阳向他点点头,而后又重新开始询问,“地窖谁建的,什么时候建的?你们不会一个人都不知道吧?”
对于他们的地窖问题,来回询问了将近四五遍,终于有一个人支撑不住了。
那个和尚年龄较小,看起来也非常胆小,进了审讯室后不久就到处张望,抖来抖去。
连亦一眼扫到他,“把他带到另外的地方去。”
范阳看过去,惊喜地应了声,走的时候还不忘补充:“谁先说可就有功,到时候说不定会无罪。”
这话一出,被关了好几个小时的人都蠢蠢欲动。
被带到新房间的那人几乎在一坐下来就说出了自己知道的所有事情。
“我是两年前去青山寺的,无业游民很久,想着山上不仅管吃还管住,我就去出家了。”他说道,“老住持当时对我还挺好的吧,挺和善的一个人,貌似寺里好几个人都是他捡回来的。”
范阳问:“说说地窖的事情。”
那人赶紧说道:“地窖建了两个多月了,是我们自己挖的,善明告诉我们说,住持说马上冬天就要到了,得储存一些过冬的粮食,然后就挖了地窖,差不多花了半个月的时间。”
两个月前?
老住持三个月前圆寂,现在不允许土葬,他死了也还是要火化,殡仪馆他们也查到了记录,也就是说这件事和老住持应该没有关系。
所以这个住持指的是新住持。
连亦轻扣着桌面,出声问:“住持说的,还是大和尚说的?”
那人有些疑惑,说:“大和尚说是住持说的。”
范阳却是听懂了,这个地窖建造到底是大和尚自己出的主意,打着住持的旗子,还是的确就是住持的主意,大和尚代为传达,这两个可是天壤之别。
他又问了个问题:“地窖建好之后呢,你们为什么没有放东西?”
“善明说要空置透透气,庙会十二月才开始,我们当时也没有闲钱,就一直放在那里,后来都忘了这回事。”
连亦问:“你们就没人去看过?”
那人摇摇头,“地窖很阴凉,刚开始还有人图新鲜下去,后来就没人了,我们就没管了。”
所以按照他的说法,地窖当初是为了储存粮食建的,那么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了,一个为了储存粮食的地窖会建在井边?
范阳问:“你们为什么选择在那里建地窖?”
“这我也不知道,他们说在那里就在那里,我也不知道应该建哪里最好。”
一问三不知的状态,等同于没问。
连亦等了一会儿,才重新开口:“你们见过住持或者是善明下过地窖吗?”
被询问的和尚想了会,摇摇头说:“没有。就是因为都没人下去,我们都忘了这件事,地窖建好后一直是善明负责的,今天你们在井边的时候,我们才想起来地窖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