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之前所说的,“剑鱼”鱼雷攻击机是双翼螺旋浆飞机,这使它在敌人机群中很显眼,而且因为其速度较慢……最高时速只有222公里。
其实更重要的还是,德国的“俾斯麦”战列舰就是被这种鱼雷攻击机击伤的,所以德国海军对这种鱼雷机都很熟悉,于是第一时间就将防空火力对准了它们。
“哗哗哗”的一片子弹过去,当场就有两架鱼雷攻击机被打成了一团火球掉到了海里。
另四架鱼雷机在其它战机的掩护下突破了火力网,接着再一次俯冲下来降低高度……鱼雷攻击机射鱼雷有很高的要求,比如高度、速度等,否则鱼雷会因为受到太大的冲击力生故障。
也正因为如此,驾驶鱼雷攻击机的飞行员往往会英军飞行员戏称为是用自己的生命去撞毁敌人的军舰。
接着鱼雷机在低空拉平……这也是必须的动作,否则鱼雷会因为角度不对而无法击中目标。
在此之后,它们才射出致命的鱼雷……一条条白色的尾迹直奔“敦刻尔克”号的侧翼而去。
秦川只听到有人大喊:“鱼雷,左满舵!”
一枚鱼雷在机枪的扫射下爆炸,两枚鱼雷因为“敦刻尔克”号的机动动作从舰尾穿过。
还有一枚鱼雷正中舰体,霎时一声巨烈的爆炸,军舰就像被一只大手重重的拍到了一边,然后又摇晃回来,秦川整个人都差点被掀到天花板上,好在他紧紧的抓住了护栏才没有被抛出去。
一名参谋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被反作用力狠狠的从窗口抛了出去并摔倒在十几米外的前装甲上,秦川探出头一看,他正好摔在一枚炮弹的弹壳上,只怕脊椎骨都断成了两截。
然而“敦刻尔克”号依旧可以继续航行。
法国军舰对水下防护做得很到位:
先,主装甲带向水下延伸2.5米,带有倾斜角,以尽量减少来自水下的威胁。
其次,在装甲带下部采取了防雷壁(实际上是加固了的舰体)、防雷隔间、起间接防护作用的燃料舱、装甲隔墙、多重装甲隔壁结合水密隔舱等。
再次在舰壳与防雷壁之间还填充有一层厚厚的泡沫橡胶,这可以十分有效的削减、缓冲鱼雷、水雷爆炸造成的冲击。
这些防护使“敦刻尔克”号甚至还能继续作战,只是因为舰体进水航速有所下降。
这时,另一艘战列舰也就是“斯特拉斯堡”号做了一个明智的决定……它见“敦刻尔克”号成了英军战机的主要攻击目标,于是主动与“敦刻尔克”号拉开了距离。
一拉开距离,“斯特拉斯堡”号就可以利用它的副炮为“敦刻尔克”号提供掩护。
与此同时,德国空军的战机也出现在舰群的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