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说上面的内容,每一个当世名家的评语作为现代人看来具是神来之笔,独到有神,而我想这块石碑相对于《出师表》来说对于千年之前的人文社会的历史研究价值可谓是绝对有的一拼的。
但是越往下看越觉得好像越有问题,原来这石碑之上立碑的时间乃是康熙年那就说明在康熙年间之前这里还是有人踏足的。但是为什么至此之后就再也没有了人烟呢,我把我现的给幕修看了看,幕修刚开始也是一阵纳闷,而后突然像是想到了什么,嘴里喃喃说道:“难道传说是真的。”
“什么。什么传说啊?”安翔飞问道。
幕修抬头四望,而后清了清嗓子说道:“这个是我在一本清宫野史上看到的,据说在康熙年间,康熙皇帝对于诸葛武侯 非常的钦佩,于是曾派人网络天下风水名仕,最终在这都江堰附近,找到了诸葛亮的守墓之人,而这一族人常年居住与深山之中自称是蜀国遗留下来的守墓人,在康熙派的人找到这些人打听诸葛亮具体墓穴的时候,这些人是据称不知,但是最终在康熙的授意之下,对这些不肯张口的蜀地守墓人进行了严刑拷打,最终那些守墓人还是松了口,于是康熙带领着满朝文物,在守墓人的带领之下,便找到了这武侯之墓,而且在墓前立了一块石碑记录了古今对于诸葛亮的评价。
但是康熙并不满足,他在找到了诸葛亮的墓穴之后,居然痴迷的想得到诸葛亮所谓的八阵图与传说中的兵法。
所以就不顾那些风水名仕的劝阻,便执意要开挖这诸葛亮的墓穴,但是哪里知道,刚刚开完没几下,突然天空乌云密布,开挖的士兵居然各个口吐鲜血倒地而亡,而一直跪在一旁的守墓人,居然全体一下子凭空消失不见了。
而康熙见此也是骇然,遂在侍卫的护送下快速向着这盆地外面跑去,哪知道刚刚跑出去,就看见一团白雾直直的额从天而降只见轮罩在了墓穴周围,而帮他找墓的那些风水名仕却再也没有出来,而此时康熙身边也就剩下几个护卫了,其他的则都没有出来,康熙当即下跪磕头。
而后在护卫的护送之下匆忙跑回了北京,而在野史上记载之所以康熙没事是因为康熙是当世天子,有真龙护身所以才免于灾难,而其他人自然就没有逃过了,至于回到北京的几个护卫没在几天里就死了,有人说是康熙为了封锁秘密所以派人处决了几个护卫,也有人说是一天夜里突然晴空霹雳劈死了几个护卫,反正自此之后康熙再也没有让人探寻过诸葛亮的墓了。”
听幕修这么一说,我的整个后背都冒出了冷汗,这么说来这诸葛亮的墓是碰不得了。再看眼前这石碑之上刻满了后世的评语。
而安翔飞此时不由得就边看边读出了声音“陈寿: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 之内,咸畏 而爱之,刑政虽峻 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 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袁子》:行法严而国人悦服,用民尽其力而下不怨。及其兵出入如宾,行不寇,刍荛者不猎,如在国中。其用兵也,止如山,进退如风,兵出之日,天下震动,而人心不忧。亮死至今数十年,国人歌思,如周人之思召公也,孔子曰“雍也可使南面”,诸葛亮有焉。
刘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司马徽:“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卧龙、凤雏。”
孟获:“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
贾诩:“诸葛亮善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