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挑了下眉,她看出李虎知道那里生了什么。不过既然没有阻止,那就应该没有问题,并且应该是很长见。这么一想,她的兴味到是淡了几分。
她再转念一想,李虎习以为常,可是自己却没看过,那就当打时间的也好。
当她走到那圈人的外侧时,听了几句就明白了,原来这群人在聊着诗词,李凤便没了兴致。
这些天,她从吃饭之时与李虎地聊天中,又了解了一些事情。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在武则天那里转了个弯的原因,李贤非常的务实,唐诗并没有盛行起来。
于是李白、杜甫等诗仙诗圣,便没在诗作这方面传于后世,反而是在改良种子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是历史的车轮,按着他特定的轨道前进着,虽然诗在唐代没有盛行起来,但却只是晚了时日罢了。
对于熟读唐诗、宋词的李凤来讲,自己觉得没有听下去的必要。
只是,她刚要转身往回走,便听到一句话:“喂,我说……子鑫兄,你挂出去的奖银,有人拿到了吗?”
奖银!
钱?
李凤眼睛就是一亮,停下了脚步,现在自己正缺银子,如果像自己想的那般,那银子到手得不要太容易。
念头一闪,李凤便驻足观望,因为人多,她还垫起了脚尖,但还是没有看到说话的人是谁。
李龙眼里闪过迟疑,不明白李凤这是为什么,但却聪明的没有打扰李凤的张望,只是目光在人群与李凤间游移。
接着李凤就听到有人用狂妄的语气道:“真是扫兴,银子放在那里都没有人来拿……“
”不怪人家凤仙姑娘不来这里。”另一个声音道
凤仙姑娘?
吟诗作赋,青楼的清官儿吗?
李凤的脑海里闪过此念,看来是为了买诗以博美人一笑了。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么多文人聚在一起都没有赋出诗来……
那人说完话后,无人答话,一地的寂静。
李凤没有听到题目,便拉着李龙上前,同时扬声道:“这位兄台,这般说话让人听着怎么像是在灭我们自家的危风,长他人的锐气!”
闻言,众书生打扮的人,都转头看了过来。
当看到一个气质卓然,穿着朴素的小少年,施施然地拉着一个男童走上前时,便自地让退了两步,让出了路来。
于是李凤看到一个薄唇、招风耳,穿着青色锦衫,大概20来岁的男人坐在一张方桌前,手摇着扇子,扫了她一眼看后,便看向坐在他对面,那位看起来年龄相仿的男子,说道:
“子鑫兄,听到了没有,有人不服你刚才说的话!”
李凤的眼神暗了暗,对这挑拨的言话心生反感。
那个叫子鑫的男人,先是对招风耳道:“别挑拨,我不傻!”然后,转头看向李凤,先是眼睛一亮,然后淡然中略带轻视地道:“你能对得上来?”
李凤淡笑着立在那里,无视对方的质疑,说道:“我不知题目,请出题!”(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