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蚝干都是古法制作的,都是将新鲜捞出来的生蚝放在石板上面自然风干。这是耗时耗力的事情。
但是这样制作出来的蚝干,味道是最鲜美的了。
而船队在沿海逗留了很长的时间,这段时间之内,船队会始终收购上好的蚝干。因为这船队去一趟东南沿海相当的困难,所以能带多少就带多少。这些渔民便没日没夜的下海捕鱼,将捞上来的生蚝全部用炭火烤干了。所以这一船的东西明显是两个成色的。
武六七收到了一整船的蚝干,第一个要做的,便是将自然风干的和人工烘烤的蚝干全部给分开,将那些吸取天地之精华的天然古法蚝干用于做煲仔饭,而剩下的,武六七则是大手一挥,做了耗油!
有了这天然的蚝干,武六七的煲仔饭便又一次名动京城。所有的时刻都争相前来品尝,都是赞不绝口。
这也难坏了其他的酒肆。这些人都是跟风惯了的,往往都是武六七这里有什么,他们那里马上就会有什么。但是这蚝干却是千里之外运回来的,只要是武六七这里不往外销售,恐怕北平的任何一家买卖字号都不可能弄得到蚝干。
于是武六七便又是赚的盆满钵满。
剩下的蚝干,武六七全部都酿成了耗油。这东西的制作方法,却是让人大跌眼镜。武六七命人将蚝干全部都泡了,挖出来,全部丢到了大锅之中,拼命的熬煮,最后浓缩成一种类似于膏状的东西,鲜美无比,让人流连忘返。
这东西似乎和武六七之前明出来的提仙散是一个功效,只要是往菜品之中稍微加一点,便能让寻常的食材成这人间的美味。
武六七很想将这些蚝油贩卖,可是核算了一下成本,一坛子蚝油竟然成本就几百两银子!
武六七另外一个特点就是,懂得变通,而且会捉住机会,
蚝油是一种调味料,那么酱油也是啊!
酱油的成本可是要低很多的,别看这酱油的利润薄,若是供应整个北平城,那时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了。
说干就干,武六七询问了谁会做酱油,可是在场的所有人都不知道这东西怎么做。
就连见多识广的周癫、袁大师、张三丰等人,都没有见过用黄豆酿造的酱油。他们也只是在典籍里面知道一些前朝一些金石家曾经用肉酿造一种稀有的酱油,不过做法和配方已经失传了。
失传便失传吧,大不了老子从头开始!就尽可能的尝试,就不信了,几百担豆子试下去,就不会成功!
于是武六七又开始了让人指的糟蹋东西,往往蒸煮出来的豆子还没有酵,就已经臭了。只好用大车远远的拉出去。
到了后来,武六七也渐渐的把握住了一些窍门,仁义居后院之中的几百口大缸之中,都是黑乎乎的豆酱,每日都有伙计用棍子来回的翻搅。没过一个月,便已经酵成了,用细纱布细细的过滤了,便成了酱香十足,气味浓烈的酱油了。
这东西被贩卖在了市场上,一时间,这种价廉味美的调味品,顿时成了北平居民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调味佳品了。
现在的武六七,已经是今非昔比了,北平城中无论是谁,只要是提起了武六七,都会竖起大拇指,说这不是个凡人,像是净坛里面的金童下界,专门给人间带来美味的。
可是武六七并不满足,闲不下来的他,又开始打起了茭白的主意。
这也是武六七偶然的现,在走南闯北的时候,他现茭白的植株和菰米的植株竟然出了奇的相似,特别是在翁山坝这个地方,茭白和菰米几乎是共生的。若是抽穗产米的话,便绝对没有茭白。若是有茭白的时候,便绝对不可能抽穗产米。
因为没有种子,人们一直不知道这茭白怎么驯养,只能是在大河大湖之中碰运气。这东西也成了珍贵无比的珍品。只能是碰碰运气。
但是这些事情,在五百多年后,人们却是知道的清清楚楚,武六七自然也明白驯养的原理,便跟蒯祥等南方工匠,要了几株新鲜的茭白,来到了大运河畔自己的菰米种植田中,做出了让人十分不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