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大部分的田地在乡绅手里,而这些乡绅里又有很多家族中出了秀才、举人、进士的,这些有功名的人不用缴税,所以乡绅们或是不分家,或是把家中的田产记在这些有功名之人的名下,以逃避税赋。
姜宪这么做,是拿他们这些当官开府的人开刀!
谁愿意!?
就是左以明,也缩着脑袋当鹌鹑,更不要说别人了。
御书房里一片死寂。
姜宪却像从前一样强势地道:“既然大家都没有异议,那这件事就这样定下来了。我会派御史去各州府催缴,若有不服的,直接抄没家产,正好新皇登基,按理说要开恩科,不如就趁着这次机会选拔一批官吏,整顿吏治。”
几个阁老吓得出了一身冷汗。
若说姜宪鲁莽是蛮干,她却连退路都想好了。若说她这主意好……到时候朝廷上下一致抵御,圣旨就成了一纸空文,朝廷的颜面尽失,威严尽损,所谓的郡主监国阁老顾命也就成了笑话,甚至有可能在青史上留下满满的恶名。
姜宪是个女子,她不怕。
可他们这些饱读诗书的士子怎么办?
江南的父老乡亲会把他们给骂死的!
不过,如果他们任由姜宪胡来,姜宪肯定坐不稳这监国的位置。到时候……
汪几道不由心中一动,继续没有出声。
和姜宪在一根绳子上的左以明此时却无法继续保持沉默了。
他忙道:“郡主,治大国如烹小鲜。这件事我看还是要从长计议……”
姜宪闻言打断了左以明的话,道:“这件事我已经想了很长时间了。不管有没有功名,都以人口增加赋税,那些大户人家肯定不愿意。可我也没有准备一口气就吃成个胖子。我早盘算好了,先从扬州等地的大户人家开始试行,等他们那边稳妥了,再慢慢推广到江南的其他地方执行……”
她的话还没有说完,汪几道等人已是一身的冷汗。
江南的泾阳书院就在扬州,而泾阳书院之所以能有今天,扬州富商赞助不少。若是这条政令从扬州开始实施,泾阳书院会翻天的!
他们这些人一个也别想着安生!
“郡主,”汪几道也沉不住气了被迫出头反对,“老臣觉得这件事不妥当。民以食为天。江南等地又是产粮之地,您这样加赋,只会激起民变。如今朝廷又有半年没有军饷了……”
言下之意会很危险。
谁知道姜宪根本不在乎这些,听说了之后反而有些兴奋地道:“那朝廷就可以派人去剿匪!还可以省一部分军饷。”
所谓的剿匪,就是纵容那些卫所去打劫。
那会更糟糕。
汪几道此时才深深地体会到了姜宪那种养在深闺里不知世事艰难的冷酷。
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体恤民情,知道民间疾苦?
而且这样的人越是有谋略,做出来的事就会越无情。
汪几道看了李瑶一眼。
※
亲们,今天的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