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征赋》这篇文章,历史上后来也有人写过,是西晋时的文学家潘安写的(就是那个大多数人只知道他很帅的潘安),不过现在既然蔡琰要先写,就让潘安将来换名字吧,如果这个世界还有潘安的话。
而潘安那个《西征赋》显然也有模仿班彪的《北征赋》和班昭的《东征赋》的意味。如今轮到蔡琰写,当然要更加高屋建瓴。
“岁建安之初定兮,余随夫乎西征;时仲夏之酷厉兮,冒炎上而济洮。睹始皇之西宇兮,唯余赘乎残垣;仰皇天之宙德兮,叹人功之不永。
历狄道之观览兮,遭皋兰之雄峻。望河湟之浩汤兮,感戍旅之劳逸。振车舟之擎擘兮,助龙骧以奋迅;唯同忾之威灵兮,藉丹青而永垂……”
蔡琰洋洋洒洒,先写了七八联,一时兴尽,掷笔怅然,让侍婢给她倒了两杯酒,对饮之后,按琴随性而奏,寻些灵感。
李素一时半会儿也看不出其中奥妙,知道这只是草稿,便不去评价,只是从身后搂住妻子,以肢体语言鼓励其创作信心。
……
车队沿着洮河一路往北抵达狄道后,第二天就开始折向往西。而车队的路线,也第一次与长城残垣分道扬镳了——
洮河在此被皋兰山阻挡,要折向西北方,再行一百五十里,然后在刘家峡注入黄河。跟黄河汇流后,再往正北、正东蜿蜒一百三十里,才到金城。
而秦始皇长城的遗址,则不用费这个事儿,直接从转折点继续往北,翻过皋兰山上的险峻之处,直接连接到正北方九十里的金城。
所以翻越皋兰山的路线比沿着洮河黄河航行,要节约近两百里的路线。但因为走水路比翻皋兰山单位里程成本节约二十倍,所以正常人还是会走水路。
蔡琰不熟悉当地的地形,原本还以为金城在临洮的正北方,可以直奔而去,被皋兰山阻挡、才好奇地仔细观察了周遭地形。
“难怪金城之地,为陇西、河湟要害。此城南北有皋兰山夹束,城池位于河谷之中。洮、河、湟、浪四水至此,俱被高山阻挡,在谷口的刘家峡附近短短数十里,汇流为一。
所以不管是从洮河到临洮、沓中,还是从湟水到西平(今青海省会西宁)、临羌;抑或沿浪水至武威令支、姑臧,甚至顺黄河而下,都要经过金城。”
李素来之前就看过地图,但这地方他也是第一次到,亲眼观察地形之后,才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他前世读书的时候,就知道兰州上游有著名的刘家峡水电站,就是堵在兰州河谷的谷口的,筑坝形成了大水库,把河湟洮水都蓄住。
如今亲自来了这里,才验证了他内心在西征之前就已经埋下的一个想法——未来要在西北广泛种植棉花,展棉纺、让西羌人逐步从“牧而不游”转化为完全以农耕为主的民族,关键一点就是要在刘家峡兴修水利。
当然这儿修水利会比都江堰乐山堰更加复杂一点,可能得在峡口上游找相对低洼封闭、适合蓄水的区域,拦洮河筑坝、导流决口,在汇入黄河的时候形成一个堰塞湖,以及挖掘配套的导流泄洪渠、两边都能盖满水车。
李素修个蓄水湖的目的,当然不是为了电了,他只是为了“调峰蓄谷”,确保黄河洮河在这一段,每个季节的径流量和水流冲击动能相对可控,水少的时候就把蓄水湖的水放出去,放空得差不多了遇到水多的季节就蓄水。
这样一来,至少能解决“水车类机械因为各个季节水流速度、水位高低差距过大,而无法使用”的问题,让原本可能一年只能有效运行三四个月的水车,变得可以运行八个月甚至十个月(要跟都江堰一样全年十二个月开水车是不可能的,因为黄河上游枯水期太干旱了)
顺便还能优化一下流域附近的灌溉条件,同时还确保枯水期也能开船。
到时候,陇南的洮河流域,深入青藏高原的黄河源头,青海的湟水流域,西凉的浪水、弱水流域的棉花,都能集散到这儿来纺棉纱、织成棉布,让兰州成为棉布之都,让西北民族摆脱对羊皮袄的依赖。
从此可以安定相当于后世青藏、新疆、甘肃的广大地区,从长治久安的角度来看可谓是功德无量(湟水河谷面积只占青海省的2%,但后世的工农业产出都占整个青海省的六成以上。精华地区都在这儿了,因为只有湟水流域可以跟黄河连通,其他都是高原烂地)
而且历史也已经给李素报了答案了,在整个大西北,能搞水能工业的只有刘家峡这一个点了,黄河上游水量太少,再往上都是渺无人烟的地方,也不好施工。刘家峡再往下的话,因为四河汇流,黄河水量陡然变大了好几倍,不方便拦截,不像在刘家峡口可以“分而治之、各个击破”。
同时一旦过了皋兰山峡谷,黄河的落差也没那么大,水流流速一慢,可以开的水能资源就低效很多了。选址刘家峡这个位置,是后世多少代地质和水利专家勘探总结的结果,这个问题李素当然要直接听后世聪明人直接报的答案了。
当然具体施工当中,肯定会有很多新的问题,到时候该让诸葛瑾解决就找诸葛瑾,该找诸葛亮解决就找诸葛亮。毕竟之前修都江堰乐山堰积累下来的经验里,也没搞过“堰塞湖、蓄水库”这样的骚操作,哪怕是不电、不需要全围挡坝体,但工程设计方面的技术难题,依然不是李素自己能搞定的。
还是那句话,李素只能当甲方提需求,但他是个优秀的甲方,需求很具体,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
甚至于,考虑到以后都准备修“刘家峡泄洪区”了,李素这次如果打算把金城里的韩遂死党彻底斩尽杀绝,都能提前在刘家峡口蓄水,然后等黄河洮河湟水的水流攒多了之后,直接冲下去把金城全城都淹了。
只不过他觉得金城城内也不都是罪不可赦的十年老贼,毕竟还是有百姓的,哪怕百姓的人数可能还不如老贼多,而且蓄水淹城花的时间也更多,还不如让关羽想别的办法。毕竟郭汜和那些死硬的羌王才是今年主要的敌人,韩遂只是开胃菜,不能耽误太久。
车队通过刘家峡后,又蜿蜒航行了两天,尤其是洮河、湟水汇入黄河的那两个点,水流湍激,李素都让大篷车队上岸用牛拉上二十里,等水流稍稍有规律一些才能继续开下河流淌。每一处如今还不利于篷车航行的点,李素也都记载在地图上,将来平定之后要好好种田整顿。
五月二十七这天,李素终于完成了对全程的勘测,他的车队也抵达了金城以西的黄河-浪水河口,关羽的大营正扎在那里。
关羽已经打造好了攻城器械,对金城实现了西、南两面的围困。东面只围了一个东南角,留下了东北侧就是想逼韩遂守不住的时候弃城逃跑。而正北面因为靠着滚滚黄河,城墙都快修到河边了,几乎直接以黄河为护城河,所以也没什么好包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