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他穿着白色的半截袖,西裤皮鞋,精神焕,胳膊夹着个小皮包,里面鼓鼓囊囊,瞧那形状,显然装着大哥大。
唯独没变的就是他那个酒糟鼻子了,反倒是愈显得红艳艳的。
“老哥,咱把这鼻子治治成不,我师父那有药方。”刘青山见面就忍不住打趣几句。
大老李哈哈大笑:“不治不治,鼻主福禄更可贵,老哥我这几年转运,全都靠这鼻子才家呢。”
按照相法,鼻子确实是主财,既然大老李信这个,刘青山也就不勉强,就伸出手,准备和随行而来的几个人握手。
不料,那几位都齐齐鞠躬,一瞧这架势,刘青山就皱皱眉:怎么把小鬼子领家来了?
大老李连忙介绍:“这位是大冢先生,在津门有一家制药厂。”
这么一说,刘青山基本也就明白:又是来送人头的。
药厂的话,他的夹皮沟制药,也需要扩大生产规模,大方向倒是比较符合。
就是不知道,这家制药厂都有那些设备,要是生产注射器以及葡萄糖盐水之类的,那就差得有点远。
“刘君,给您添麻烦啦。”那位大冢先生倒是客气。
刘青山也就笑着跟对方握手:“各位不用客气,来了就是客。”
很快,就有老四老五给上茶,双方渐渐进入正题。
刘青山也了解到,大冢制药株式会社,在津门那边的药厂,投资不小,先后一共投入十几亿日圆,主营的是“汉方药”。
所谓的汉方药,就是那边根据华夏古代的医学典籍,整理出来的药方,然后经过配伍之后,制成成药来销售。
岛国那边,不承认中医什么的,只认汉方药,你说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而汉方药中需要的药材,当然是源于华夏,所以大冢制药,这才会在津门建厂。
在今年这种大撤退的风潮下,大冢株式会社也慌了,他们也不知道从什么渠道,联系上了大老李,然后辗转介绍到刘青山这里。
听到这家制药厂以生产汉方药为主,刘青山心里也就有数,原则上是没有问题的,不过也不急,慢慢抻一抻对方。
于是笑道:“大冢先生,我们需要组成一个考察组,去贵厂进行实地的考察,然后才能给予答复。”
刘青山的意思,是从中医学院请几位教授,再把下属制药厂的行家,请来几位,一起去考察一下,没什么问题的话,就可以讨价还价了。
“麻烦刘君啦。”
大冢又是连连鞠躬,然后就起身告辞,刘青山也没挽留他们,送客之后,只是把大老李单独留下来,哥俩好好聚聚。
在得知又在南面收购了几个食品厂,大老李也就风风火火地带人过去接手。
统一食品公司的规模不管扩大,他这个总经理当然是越当越有滋有味。
每年过年回老家,以前那些老朋友,主要是各个工厂的领导,都羡慕坏了:他们这几年,基本都没啥展,还处于原来的位置。
而且许多工厂效益都出现滑坡,唯独大老李这边,蒸蒸日上,着实叫人羡慕。
大老李也有的吹:“还不是俺当初眼光好,跟定了青山老弟,你们啊,眼皮子还是太浅。”
事实如此,那些老伙计也只能听着,谁叫他们当初没有这份勇气了呢。
等把这些事儿都忙活完了,刘青山这才开车去亚运村那边,同行的还有小莉以及她手下的一个团队。
刘青山也再次见到了李大少,立刻上去热情地打起招呼。
像这种主动送福利的,刘青山当然欢迎。
李大少这些天茶饭不思,人都瘦了一圈,他也没心思和刘青山在这磨叽,直接叫公司的团队,进行洽谈。
他自己则嫌肉疼,根本就没参加。
刘青山也同样授权给小莉,价格早就焊死了,谁谈都一样。
即便如此,双方也磨了足足一上午,最后的价格,还是每平米七百块。
龙腾方面,寸步不让,小莉在谈判桌上,表现得十分强势,搞得李大少手下那些谈判代表也没脾气。
听到这个报价之后,李大少一言不,直接上车走人,他誓:这破地方,以后再也不来了。
“李兄,有时间我们再把酒言欢。”身后还传来刘青山的声音。
李大少现在只想飞回港岛,然后好好醉一场,把这一切忘掉。
可是,真的能忘掉吗?
等他回到港岛不久,霍老大那边,又开启第二轮收购。
李富豪立刻感觉到不对劲,再一打听,像郭家什么的,在都的房地产,根本都没出手,就是放了个烟雾弹而已。
看来这次是有点失策了,李富豪这才醒悟,可是一切已成定局,搞得李富豪都郁闷了好几天。
从谈判桌上下来之后,小莉倒是容光焕,当初的时候,刘青山花高价购买了一万平米的楼盘,她还有点想不通。
因为当时的价格,顶多也就每平米一千元,为什么要花一千五呢?
到了现在,她是彻底服气,从李大少手中,接受了十多万平米的楼盘,才花了不到八千万。
就算加上原来花高价买的那一小部分,总成本也不到一个亿,里外一反,比当初组委会设定的价格还要便宜。
平均算下来,每平米才九百块钱不到的样子。
而可以预见的是,等到明年开完亚运会,这些房子的价值,肯定直接就翻番了。
房地产事业,大有可为啊!
这是小莉姑娘得出来的结论,龙腾现在有资金,而且有自己的建筑队,小莉觉得,应该把利益最大化,自己开新楼盘。
把这个想法跟刘青山沟通了一下,结果却出乎她的意料,竟然被刘青山给否定了。
就是这原因有点叫她想不明白,刘青山对她说:
房地产这个行业,最好不要碰,手里有点,够自己用就行了,咱们踏踏实实地做实业就好。
解决完李大少,时间已经来到了九月一号,开学日,吃过早饭之后,刘青山就去送老四老五上学。
虽然两个小丫头不叫他去,可是刘青山心里惦记着,从这点来说,他是个称职的兄长。
出了胡同口,前面又出现几个背着书包的半大孩子,很快就跟老四老五混在一起。
这几个都是夹皮沟出来的,有张杆子家的小曼,也有张撇子的弟弟,他们也都顺利通过学校的考核,被允许入学。
瞧着这群叽叽喳喳,跟小麻雀一般的半大孩子,刘青山的嘴角也浮现出微笑:
这都是夹皮沟的希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