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战场尘埃落定,韩世忠于海州大破伪齐杜充所部,斩数千俘敌三万余,杜充仅以身免,狼狈窜逃,韩世忠趁机收复楚州、海州、徐州,在建炎三年丢失的天长军失地,已经全数收回,兵锋指处,直指原京东东路,危胁着整个伪齐的统治中心。
建康六年春四月,湖荆襄潭诸州讨招使岳飞采取十面合围,步步进剿之策,在得到平章军国事李纲大力下,使得原本要用五年之力才能解决的洞庭湖杨么之患,两年不到的时间便获全功。
这个消息与太原战胜的军报一前一后,相隔不久都送到长安,赵桓览岳飞奏书,但见书云:“诛逆杨么,招黄佐、周伦投降贼众凡二十余万,湖湘悉平,获贼舟船千余,自此荆湖无忧矣。”
杨么是个颇具帅才的人,起事之余挟众数十万,以抗金为名,接钟相威望,在境内实行乡社,兵农兼顾,陆耕水战,沿洞庭湖而割据,荆湖数十县落入其手,又背倚大湖,皆善水战,起事之初,宋军无有水师,而杨么所部机动灵活,陆战则入湖,水攻则登岸,使得绝对优势的宋兵无计可施,几无下手之法。若不是赵桓深知荆湖要紧,而杨么治下又因战事连绵,又紧接着爆了几次天灾,接连有大片地域病饿死人,使得兵无战心,而麾下大将都接连投降,想这么轻松剿灭,绝无可能。
在灭除杨么割据后,荆襄这个四战之地终于能腾出手来,直接危胁唐、邓诸州,进可取洛阳,开封,退则沿江固守而无后顾之忧,虽然打的是内战,剿灭的是起义的汉人农民,其战略意义。后人有评价曰并不在朱仙镇大捷之下,其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赵桓深知此理,朝中知兵者也知其中关系利害,岳飞奏疏一至,朝野欢腾之余,最先想到的并不是奖励有功将士,而是其后的善后事宜。
先令岳飞遣散义军残余,两万七千余户尽在就地安置。给田亩种子耕牛,免三年赋税,政事堂派遣官吏,就地安抚,务使诸州在短期内恢复元气。
精选精壮武士,先充实诸州驻屯禁军,然后编制厢军,老弱而仍愿从役者,编入驿站邮传,以领国家俸禄。不使生事。
而最令人注目的。便是计相赵开上疏,请保原两湖地区的乡社组织。
这乡社实是钟相明,以五户为一社。互相协助耕作,入社者先交一定份额的钱粮,然后守望相助,贫病困苦者社内诸户一并出力相助,到秋收春耕时,则社内各户一起出工出力,守望相助,使得境内田蚕兴旺,物业丰富。
在钟相起兵之前,两湖诸地为宋朝最富庶地地方之一。特别是粮食与丝制品的出产犹为丰富,整个宋朝财赋收入,养兵费用,仰赖两湖甚重。
兵兴之后生产破坏,两湖自保尚且不足,自然也提不上国家征赋,此时战事停歇,不少守土官员深恶民间组织结社行为,一定要厉行禁止。而赵开奏疏一上,皇帝立刻允准,这显然是君臣商议之后,由赵开出面皇帝允准,政事堂其余宰相也别无话说,却教各级官员目瞪口呆,不知道朝廷到底是何想法。
其实这样的乡社组织,等于是后世的合作社一类,只要不剥夺农民土地和资产,更将农民团结一处,而官府再多加扶助控制,此类行社只有益而无害,更加不必担心农民起事做反。赵桓在钟相起事之初,便有意将乡社扬光大推广全国,却苦于战事频繁无力着手,这一次两湖克复,正好先用乡社来恢复两湖元气,等一两年后,则可以利用此事,再向全国推广。
及至靖康六年五月,韩肖胃到达上京,宋军趁着春夏之际进攻的势头也逐渐减缓。金人多在秋高马肥之际主攻,宋军则守,谓之“秋防,”而宋军进攻,则多半是在战马最瘦弱的春际,到得盛夏左右,无论人马均难承受酷暑,便是两国息兵停战,休养生息之时。
岳飞于此时接到枢府命令,令他进军屯襄阳,以图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