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德太子最为后人称道的是其对于佛教的弘扬。为了统一思想,便于统治,也出于自身对佛教的笃信,圣德太子热心于佛教教义的研究,倡导佛法,他在《十七条宪法》中就提到要“笃敬三宝”。而在颁布宪法之前,也就是公元594年,圣德太子就曾下诏要“兴隆三宝”。他数次在皇宫中讲经说法,亲自撰写《胜鬘》、《莲华》、《维摩》三经义疏,兴建了四大天王寺、法隆寺、中宫寺等七座佛寺。
公元607年,圣德太子主持修建法隆寺。该寺最早被称为斑鸠寺,其建筑风格明显受到中国南北朝尤其是北朝风格的影响。由于圣德天子的提倡,这一时期,日本各地出现了竞相建造寺庙的景象,到公元624年,日本已经建造了46座寺庙,僧尼人数达到1300多人。
与建造法隆寺同步,圣德太子开始将目光投向一个强大的邻国——中国。此时的中国已经结束了自魏晋南北朝以来400多年的分裂局面,建立起了大一统的隋帝国。为了汲取大陆文化,充实国力,也为了摆脱与大陆朝廷交往中历来的屈从地位,建立对等地位,巩固自身统治,607年,圣德太子派遣小野妹子第一次出使隋朝。据说在携带的国书中有“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敬问无恙”的话,小野妹子担心隋朝的皇帝看后会大怒,可能还会杀了自己。但实际结果要比小野妹子预料的好得多,隋朝皇帝似乎很平静地接受了彼此的平等关系,而且在第二年还派出了使臣回访日本。公元608年9月,圣德天子派小野妹子第二次出使隋朝,这次带来的国书称《东天皇敬白西皇帝》。
此次与小野妹子同行而来的还有8位留学生。这是日本向中国派遣留学生的开端。这些留学生长期在中国生活学习,直至充分掌握中国的文化制度后方才回国。这些人在日后的大化改新及律令国家的建设中挥了巨大作用。
圣德太子的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引起了苏我马子的警惕与不满,苏我马子担心长此下去,自己会失去对朝政的控制,于是多次间接或直接地警告圣德太子,要他注意自己的身份,并且多次阻扰圣德太子的改革。圣德太子因此心灰意冷,于公元622年郁郁而死。临终前他给太子妃留下遗言:“世间虚假,唯佛是真。”又告诫自己的儿子:“诸恶莫作,诸善奉行。”据说圣德太子死后,日本各地,不分男女老幼,“哭泣之声,溢于行路”。
圣德太子的妃子多至波奈大女郎为了纪念自己的丈夫,亲手制作了“天寿国曼荼罗帐”,如今已经成了日本的珍宝。1878年,日本政府为圣德太子重修坟墓时,现墓室内的干漆棺已成碎片,遗骨也已化成尘土。